欧美色盟,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之红樱桃,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雨,中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化學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學!化學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熱線:400-8383-509

汪忠鎬院士:醫德勝于醫術 醫療要心系基層

來源:新華網      2016-12-06
導讀:汪忠鎬,1937年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瓜瀝鎮昭東大義村,血管外科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image.png

汪忠鎬,男,1937年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瓜瀝鎮昭東大義村,血管外科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首都醫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任醫師,航空總醫院名譽院長,我國血管外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中華醫學會外科分會血管學組主任委員;國際血管外科學會副主席;國際脈管學院副主席;中華醫學會科技獎和青年獎評委;紐約科學院院士,美國血管外科學會杰出會員和印度血管外科學會名譽會員;前亞洲血管外科學會主席;前國際脈管雜志副主編、前國際血管聯盟副主席和顧問;國際布加綜合征學會創始主席個人榮譽:

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0項,國家專利12項。

目前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兩項和863課題一項。  

1996、1998、2002和2004年分別獲國際脈管學院、國際血管聯盟、國際布加綜合征學會和印度總統頒發的研究成就獎、功勛獎、終身成就獎和為發展血管外科事業和亞洲血管學會的成就獎。

1996年,獲國際脈管學院首次頒發的每年一度一人的研究成就獎,被美國傳記學院列入世界500名人之一,授予20世紀成就獎。

1997年,美國傳記學院再次授予世界終身科技成就獎。  

1998年,在十八次國際血管聯盟大會上,當選為國際血管聯盟副主席,授予國際血管聯盟功勛獎。

2007年獲“吳階平醫學獎”、中華醫學雜志90周年紀念金筆獎。 

2010年,獲中華醫學會外科分會杰出成就獎。

12月1日上午,2012年全國普通外科新理念新技術研討會暨省醫學會第15屆外科學術會議在海口召開,參會的中科院院士、中國血管外科重要奠基人之一、國際布加綜合癥學會創始主席汪忠鎬做客新華訪談,暢談醫療資源配置、醫生醫德、技術創新等話題。

醫療資源要傾向基層

“這些年,規模大的醫院層出不窮,我直言,我不希望有那么多大醫院、極大醫院,這次我去幫忙的醫院有七千張床位,要那么多嗎?你真弄一萬張床,所有的病人都上你這兒看?我的觀點是,在鄉村,有一個鄉村醫院,城市有一個社區醫院,你首先要提高的是這些醫院的醫療水平。你說常見病和少見病哪個多,這個比例就出來了,一些常見病,比如感冒、發燒、肚子不舒服,首先到社區醫院看,你要讓我給你開感冒藥,我還真不知道給你吃什么藥。其實最了解你的病的人就是你身邊的社區醫院里的醫生。” 汪老對于現在各地一味追求大型醫院建設的做法談了自己的看法。

“不要把所有的醫療機器、好設備都放在大醫院,要放到縣級以下的基層醫院,你把機器給他們,基層的醫務人員,他們不也就會了嗎。”對于醫療資源的配置問題,汪老還是希望“多點開花”,既緩解大醫院壓力,也讓基層的病人得到實惠。

醫術在手 醫德在心

訪談期間,汪老接到一個電話,“你在大東北好嗎?我現在在海南島啊,謝謝你的問候啦,你要保重身體,我會去看望你的,你也是一個奇跡啊”放下電話后,汪老告訴記者,“剛才電話里是8年前一個車禍病人,接過來時皮包骨頭,大腹水,奄奄一息,五根骨頭骨折,開胸開腹風險極大。我開腹開進去,把兩根斷掉的血管找出來,從胸骨后頭用人工血管接起來,做了人工血管重建。這個病人出院后,現在做什么工作都行,每天還爬山1000多米。這個患者說他新生了8年,我還有治過二十幾年前的患者都挺好的。給病人做手術治好病,當時還不能算數,還要看十年后怎么樣,二十年后怎么樣,三十年后怎么樣。”汪老只要一談起他所治愈的病人,臉上立馬會浮現出自豪的神情。

“有人問我如何創新,我創什么新呢?一個醫生救病人,病人的痛苦對你有多大的觸動,能激起你多少救人的靈感,這個病人我沒辦法治,書上沒有寫,別人也沒有辦法。但有一條,我見了他我就非得要救他不可。有了這一條,只有千方百計,做動物實驗,做這個嘗試那個嘗試,每天睡不著覺,每天在想怎么辦怎么辦,日日夜夜想,把這個難題解決掉。到這個程度,能夠煥發創新,煥發靈感,想出救治的新辦法。”汪老談到自己醫術精湛的秘訣時,給出的答案似乎讓人有些出乎意料,態度是最好的技術。

“作為一個醫生,第一堂接受的應該是醫德課,而不是技術,技術是學得來的。醫德觀教育思路是為大眾服務最重要,一個醫生一輩子的知識就是要為病人服務,把病人的痛苦放在心中。我救病人愿意一次性治好,治好了,他就不來了,所以我的收入并不多。我一輩子沒有看過一個專家門診,有病人掛300元的號叫我看病,我叫他去退掉,換一元錢的,我有這么大本事嗎?我當年是協和醫院唯一一個主動報名到大西北扎根的人,現在有的醫生,一畢業就弄房子車子,這些東西和把病人治好是一回事嗎?” 說起損害病人的利益,汪老顯得有些激動。

參考資料

[1] 新華網,汪忠鎬院士:醫德勝于醫術 醫療要心系基層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