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憲,我國著名化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20年11月7日生于浙江紹興,1944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化學系, 獲得理學學士學位,1949年和1951年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先后獲得理學碩士和哲學博士學位。1951年,在獲得博士學位后,他沖破重重阻力從美國回到祖國,投身于新中國的建設,并在北京大學化學系任教幾十個春秋。徐光憲先生在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他在稀土化學研究方面取得諸多成就,使我國的稀土分離技術和產業化水平躍居世界首位,因此有著“中國稀土之父”美譽,并于2009年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11月6日,“赤子霞光——徐光憲、高小霞院士伉儷紀念展”開展及油畫“霞光”揭幕活動在北京大學校史館舉行。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邱水平、常務副校長龔旗煌、徐光憲先生女兒徐放女士,徐光憲先生弟子黃春輝院士、黎樂民院士、謝有暢教授、高松院士,化學學院院長陳興教授、林建華教授、BIOPIC主任謝曉亮院士、檔案館校史館館長馬建鈞和《霞光》作者禇朱炯博士出席油畫揭幕儀式。徐光憲先生的部分生前好友、北京大學化學學院的部分教師以及來自其他高校的嘉賓紛紛到場參加紀念活動。
霞光—徐光憲、高小霞1951年回歸新中國
為紀念徐光憲先生在無機化學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杰出貢獻,《無機化學前沿》(ICF)近期鄭重推出了文章特輯,通過集合海內外稀土化學領域的前沿進展,致敬“中國稀土之父”,ICF主編、華南理工大學校長高松組織發表并撰寫前言。
《無機化學前沿》徐光憲先生百年誕辰紀念專輯封面
同時,《中國科學——化學》雜志11月期刊刊發了徐光憲先生紀念封面,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院士撰寫了本期前言——“紀念徐光憲院士誕辰一百周年”。
《中國科學·化學》紀念徐光憲院士誕辰100周年專刊封面
11月7日上午,徐光憲紀念館開館暨徐光憲院士塑像落成典禮在徐光憲先生的故鄉浙江省紹興市舉行。中共紹興市委書記馬衛光、徐光憲先生女兒徐放共同為徐光憲紀念館揭牌,嚴純華、高松為徐光憲塑像落成揭幕。
徐光憲塑像落成典禮
據悉,11月中旬,徐光憲先生母校上海交通大學也將舉行系列紀念活動,《中國稀土學報》將于明年1月出版徐光憲先生紀念專刊。
一代大師遠逝,但他一生所作的突出貢獻及給留后世寶貴的精神財富將萬古長存。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