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校友與中國科學院化學學科建設的關系
---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建院100周年致辭
蔣華良
2020年10月24日
圖1. 南大化學化工學院大樓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校友,南大化院的老師和同學們:
在這楓葉染紅、梧桐色黃、丹桂飄香的金秋時刻,我們集聚于母校南京大學,隆重慶祝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建院(系)100周年,大家的心情肯定與我一樣,無比激動!感謝母校、母院給我機會,代表校友致辭!我代表全體校友衷心祝賀南大化院建院一百周年!我今天的發言主要講述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校友與中國科學院化學學科建設的關系。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百年來,化院為祖國的各行各業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人才,為我們國家的建設和發展作出重大貢獻,這是我們校友們最值得自豪的地方。
南大化院100年的發展史,顯示了其獨特的培養人才的方式,她輝煌的教育史和高水平人才產出為人稱道。我做了一些功課,并作了初步統計,化院校友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50余位,約占中科院化學部院士的四分之一。化院校友為中國科學院化學和生物化學學科建設作出重大貢獻。1949年11月,中國科學院成立,1950年建立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創始所長莊長恭院士曾于1933-1934年擔任國立中央大學化學系教授兼理學院院長,第二所長汪猷院士1931年畢業于金陵大學化學系,第九任所長丁奎嶺院士也是南大化院校友;中科院化學所第一任所長曾昭掄院士1926-1929年在中央大學任教,并任化工科主任,第二任所長柳大綱院士1925年畢業于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數理化學部,并留校任助教;大連化物所第一任所長屈伯川先生1931年畢業于中央大學化學系,第五任所長樓南泉院士1946年畢業于國立中央大學化工系,第六任所長、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張存浩院士1947年畢業于中央大學化工系;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創始所長王應睞院士1929年畢業于金陵大學化學系。
圖2. 南大化院校友院士墻,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4位,趙承嘏(第一任所長)、高怡生(第二任所長)、嵇汝運(第二任副所長)、蔣華良(第七任所長)。
我工作單位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與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也是淵源深厚。我國第一位化學博士、上海藥物所創始所長趙承嘏院士1923年從法國回國工作的第一個單位是南京高等師范學校,任數理化學部教授,講授工業化學課程,著名化學家吳學周院士和柳大綱院士等都曾經上過他的課,為母校化學化工學科建設作出貢獻。據柳大綱院士回憶:趙承嘏針對上世紀初煤焦工業的興起,著重講授精細工業化學,給學生講解從煤焦油出發的中間體及其含氮、硫、氧、氯衍生物的制備,并進一步講述純制方法以及合成染料、合成藥物、消毒劑、炸藥、照相藥品的方法。為增進學生對化學應用的了解,趙承嘏還帶著學生去上海參觀化工廠、輪胎廠、天廚味精廠、搪瓷廠等,讓學生們獲得一套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知識,課程設計巧妙而罕見,深受學生喜愛。1925年1月,國立東南大學因段祺瑞軍閥政府介入而爆發校長易人風潮,竺可楨等著名教授均憤而辭職,趙承嘏也離開了東南大學,受聘于北平協和醫學院,任藥物化學教授兼藥理系代主任,1932年9月擔任國立北平研究院藥物研究所(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的前身)所長,1953年任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所長。我所第二任所長高怡生院士1934年畢業于中央大學化學系,在莊長恭先生指導下完成畢業論文《甾體化合物的定性分析研究》,畢業后被推薦到國立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又在莊長恭先生的指導下,從事漢防己新生物堿防己諾林的結構研究,論文發表在《德國化學會志》;1940年,他隨莊長恭先生進入國立北平研究院藥物研究所,跟隨趙承嘏先生從事天然產物化學研究,并與著名藥理學家張昌紹教授合作,研究常山的抗瘧有效成分,論文發表于《美國化學會志》(J. Am. Chem. Soc.);1978-1984年,高怡生院士任上海藥物研究所所長,為藥物所的發展和人才培養作出重要貢獻,他的嚴謹作風也代代相傳。我的博士研究生導師嵇汝運院士1937-1941年在國立中央大學化學系就學,1953年夏天自英國留學回國,入職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1978-1984年曾任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副所長,協助高怡生院士管理所的科研工作。
這些研究所從建所初期一直到現在,招聘了大批南大化院及其前身的畢業生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為科學院化學及其相關學科的發展作出了較大的貢獻。1983-1987年,我在南大化院(時為化學系)學習4年,獲得全面的化學知識,接受了系統的化學實驗訓練,為我個人的繼續深造和工作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南大深厚的歷史和文化環境,擴大了我的視野,為我的科研和科技管理工作構筑了全面的知識結構和良好的思維能力。1995年我在上海藥物所獲得博士學位留所工作至今,歷任副所長、所長和學術委員會主任。
可以說南京大學及其前身南京高等師范學校、中央大學、金陵大學培養的化學化工人才,為中國科學院化學學科的建設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繼而為我國化學、化工和藥物領域的人才培養和科技發展作出重要貢獻。我們全體校友對南大化院以及教過我們的老師們永遠懷有感激之情,感恩之心。
再次衷心祝賀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百年華誕!祝愿母校、母院繼承發揚百年傳統,繼續培養祖國需要的人才。
謝謝大家!
圖3. 蔣華良作為校友代表致辭。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