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業務架構承載全新企業使命
【CCN】今年初,贏創正式公布了全新品牌口號:“Leading Beyond Chemistry”,提出全新企業使命“超越化學邊界,引領美好未來”。如何理解這一全新使命的涵義?這是否意味著贏創在發展戰略和業務布局上將不僅僅局限于化工行業?
【夏賦良】“超越化學邊界,引領美好未來”不僅僅是贏創的品牌口號,更是我們的企業使命和自我形象的傳達。這一使命不僅回答了我們是“誰”,我們為了什么而努力,更是公司戰略決策的驅動力,為運營業務發展提供方向。
贏創的目標是成為全球最好的特種化工公司,我們正在這一道路上穩步前進。目前,特種化學品業務占贏創產品組合的80%。
另一方面,贏創也在超越化學邊界,將來自化學、生物技術、物理、材料科學以及自然科學以外的眾多領域的知識和洞察聯系起來,尋求發展機遇,并與我們的合作伙伴共同開發解決方案。這是我們所擅長的,也是未來機遇所在。同時,我們視可持續發展為增長的關鍵驅動力,并相應地調整了產品組合、投資和創新管理。
此外,品牌標識還有后半句:To Improve Life, Today And Tomorrow。贏創是“改善者”,這意味著我們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使他們的產品更可持續、更有效、更高效,從而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CCN】今年3月贏創提出,將之前三大業務板塊重組成四大業務部門,目前是否按既定目標在進行?重組后,新的業務部門將分別包括哪些產品線?
【夏賦良】為了成為全球最好的特種化工公司,贏創提出了四大戰略增長引擎,即特種添加劑、動物營養、醫療保健與護理、智能材料。基于此,集團公布了新的組織架構,并于7月1日完成了組織架構的調整,原有的業務板塊重組成規模及業務類型都更為均衡的四大業務部門:特種添加劑、營養與消費化學品、智能材料和功能材料。
其中,智能材料業務部門主要聚焦于創新材料業務,提出資源節約型解決方案,并取代傳統材料。該業務部門產品包括性能優越的無機材料(如二氧化硅、硅烷、過氧化物和特種催化劑),以及高性能聚合物(如聚酰胺12、聚酰亞胺、特種聚丁二烯和聚酯),以及基于上述聚合物的化合物、復合材料和薄膜。
特種添加劑業務部門主要涵蓋各類特種添加劑、高性能交聯劑、舒適與保溫材料等,擁有硅酮和胺的一體化技術平臺。
營養與護理業務部門專注于為醫藥健康、個人護理與家居護理、動物營養等消費者導向型市場開發差異化方案。
功能材料業務部門是具有規模經濟效益和能源密集型的基礎業務,涵蓋了功能中間體和功能性解決方案,具有強大的技術平臺和高效工藝,主要為公司的自由現金流作出貢獻。
四大業務部門將各自發揮明確的戰略作用,面向共同的終端市場,分享統一標準的技術平臺,亦更加易于管理。此外,四大業務部門還擁有各自精簡而高效的組織架構。
【CCN】公司近期推出的哪些解決方案,或者執行的哪些新項目,是對超越化學邊界的探索?
【夏賦良】以動物營養為例。目前,傳統的禽畜養殖方式已不足以滿足不斷上升的人口對動物蛋白需求的增長。我們需要依賴現代科學技術來優化生產。為此,贏創正積極由動物營養產品供應商轉型為精準養殖系統化解決方案的提供者。一大亮點就是將先進的數字技術與我們在動物科學和生物統計學方面的專長相結合,推出數字化精準養殖服務,幫助養殖場實現數字化轉型。
近期,贏創在中國市場接連完成了兩項針對數字化養殖技術的布局:7月,我們通過風險投資基金,注資了一家專注智能化生豬健康養殖管理的中國初創公司,從而加深對生豬養殖市場中新技術的洞察;8月初,我們在中國市場正式發布了一款智能化家禽養殖管理軟件,通過大數據和算法,更好地幫助養殖戶管理、預測和優化生產。
另一個例子來自創新研發領域。贏創希望為氣候帶來積極影響。我們正在探索二氧化碳的綠色應用,以幫助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贏創正與西門子展開合作研究項目Rheticus,這一研究將電解技術、化工和生物技術向結合,利用可再生能源生產的電力和細菌,將二氧化碳與水轉化為高價值的特種化學品。目前,贏創已在德國馬爾的化學工業園區建成了相關試驗工廠。此外,贏創還與拜爾斯道夫簽署了聯合研究協議,以二氧化碳為起始材料,開發用于個人護理產品的可持續原材料。
把握在華商業契機
【CCN】今年的“兩會”提出了中國要大力發展“新基建”,針對“新基建”,贏創有哪些創新解決方案?
【夏賦良】政府對“新基建”的加速布局,將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帶來新動能,也將為特種化工市場帶來新機遇。贏創的硅烷、高性能材料等創新產品與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比如,贏創的一系列創新材料在5G通信基礎設施的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贏創為光纖預制棒提供純度高達99.9999%的原材料四氯化硅,對提高光纖光電性能至關重要。硅烷產品、交聯劑、改性劑等可作為添加劑,提高5G基站印刷電路板(PCB)的耐化、耐熱、耐疲勞等屬性。
針對城際高鐵和城市軌道交通,贏創ROHACELL?誖硬質泡沫可用于列車的結構部件。這一復合材料不僅具有輕質、高強度的特性,耐久性和韌性也極為出色,能夠在幫助列車實現提速的同時,保障運行安全。近年來,為順應環保趨勢,軌道交通的涂料應用正在快速向水性環保涂料轉變。贏創開發的一系列適用于水性涂料的添加劑產品,可降低涂料中的VOCs含量,并提升涂料的防水、耐腐蝕和耐候等性能。
電動車充電站被列為“新基建”七大領域之一,這也為電動車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在電動車方面,贏創為電動車電池系統提供了完整的解決方案:贏創氣相法金屬氧化物可用于電池正極材料的包覆,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快速充電能力;納米硅粉可作為新型負極材料增加電池容量,提高車輛續航能力;潤濕劑、分散劑、消泡劑和增塑劑等過程助劑能使電池生產過程更加簡單高效,降低總體成本,并有助于提高電化學性能。
此外,在“新基建”的驅動下,城市既有的基礎設施也將迎來升級。而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生態綠色、可持續發展都將是未來城市建設的重點。無論是新建設工程,還是既有建筑設施的維護改造,贏創的特種化學助劑、先進的功能性替代建筑材料,都能為城市建設中節能減排、提升能效、循環再利用等方面作出貢獻。
【CCN】最近發布的財報顯示,受疫情影響,贏創二季度銷售額和收益均同比下滑,大中華區表現如何?為了應對疫情的影響,贏創大中華區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夏賦良】新冠肺炎疫情在短期內引發了全球經濟衰退,部分市場的需求明顯疲軟,也使未來全球經濟走勢充滿了不確定性。從第二季度的業績表現中,我們可以看到疫情帶來的切實影響。盡管如此,贏創積極應對疫情危機,并保持了穩定運營。通過對產品組合的戰略調整和效率計劃的實施,公司上半年總體表現好于預期,尤其是我們的兩大增長業務板塊,即資源效率業務板塊以及營養與消費化學品業務板塊,均保持了穩健的EBITDA利潤率。在中國市場,我們的業務也保持了良好態勢。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蔓延。我們必須思考如何在“新常態”下進行生產和運營,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
首先,確保員工的健康和安全對贏創至關重要。我們各個辦事處和生產基地仍保持嚴格的衛生標準和安全保障措施;密切關注疫情最新動態,根據不同地區的防疫要求,及時制定和執行相關規定。
其次,充分發揮均衡布局的優勢。在中國,我們擁有強大的本土研發和生產能力:我們的12個生產基地布局完善,業務廣泛,在上海的研發中心則為本地乃至亞洲客戶提供技術服務。同時,產品應用于食品與飼料、消費與個人護理產品、汽車、建筑、塑料等眾多終端市場。均衡的地域分布和產品組合使得贏創抵御市場波動風險的能力較強。在本次新冠危機中,盡管在物流和生產方面面臨挑戰,但受益于公司的全球網絡,贏創所有的供應鏈均保持完整通暢,確保了對客戶的可靠供應。
再次,不斷貼近客戶,成就彼此。過去幾個月的經驗證明,個人、企業、社會唯有通力合作,才能共克時艱。疫情形勢逐漸平穩,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和舉措,如“兩新一重”建設,將為經濟持續復蘇注入新動能,帶來新的市場趨勢。面向這些新趨勢的創新更需要協同合作,我們的業務不止于生產化學品,而是與合作伙伴共同開發解決方案。為此,我們不斷貼近客戶,快速響應市場需求。
最后,保持對現金和成本的高度把控力。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危機尚未結束,全球經濟走勢仍充滿著不確定性。良好的財務狀況和流動資產緩沖儲備將幫助企業平穩渡過危機。
【CCN】對于今年贏創大中華區的業績,您有怎樣的期許?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當下,您打算怎樣帶領中國團隊,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夏賦良】贏創始終視中國為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之一。中國經濟在疫情減緩后的強勢復蘇很好地展現了其韌性。未來,贏創將繼續深耕中國市場,踐行我們“超越化學邊界,引領美好未來”的企業使命,為本地客戶、終端市場貢獻高價值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和客戶、合作伙伴一起持續提升公司業績。
引領創新是我們的目標,我們希望通過創新驅動公司的業務發展。為此,我們正著力推進產品的創新、應用的創新,加快前沿產品投放市場的速度,為客戶帶去更大的價值,推動業務增長。同時,我們也將通過創新型的業務模式,比如風險投資基金、數字化電商、跨產業鏈合作等,在中國挖掘新技術和新業務模式,進一步支持企業發展。
我們將持續聚焦中國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大趨勢,特別是“新基建”項目,在綠色制造、新能源汽車、可再生能源、5G建設、健康生活等方面,把握商業契機。為此,我們也將加大在中國的資產投入,提高現有產能,提升現存效率,滿足不斷增長的本地需求。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