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色盟,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之红樱桃,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雨,中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化學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學!化學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熱線:400-8383-509

Chem.Commun.西農裴志超教授團隊在智能藥物負載體系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來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化學與藥學院      2020-08-19
導讀: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化學與藥學院裴志超教授團隊在智能藥物負載體系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以“A supramolecular nanoprodrug based on a boronate ester linked curcumin complexing with water-soluble pillar[5]arene for synergistic chemotherapies”為題發表于《Chemical Communications》上。我院博士研究生晁爽為論文第一作者,裴志超教授為該論文通訊作者。

在癌癥治療中,癌細胞不斷產生耐藥性一直是化療過程中面臨的難題之一。一些耐藥性癌細胞表面過度表達P-gp蛋白,該蛋白能夠介導抗癌藥物從細胞內外排,導致化療失敗。姜黃素是一種天然疏水性多酚類化合物,具有多種生物活性,包括抗炎、抗腫瘤和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姜黃素是一種核轉錄因子(NF -κB)的有效抑制劑,同時也被當做P-gp蛋白抑制劑來逆轉腫瘤的多藥耐藥,但強疏水性使得姜黃素在實際的應用受到了限制。該研究首次基于水溶性柱芳烴主體與通過硼酯鍵連接到客體上的姜黃素,構建了一種姜黃素納米前藥體系,該體系具有以下特點:

(1)水溶性柱芳烴能夠提升姜黃素的水溶性;

(2)酸響應的硼酯鍵及還原型谷胱甘肽(GSH)響應的二硫鍵能夠促進姜黃素在腫瘤微環境中快速釋放;

(3)基于姜黃素前藥制備的納米粒子能夠負載抗癌藥物阿霉素,達到藥物協同治療的目的。

總之,該研究所構建的納米前藥智能體系能夠逆轉癌細胞的耐藥性,提高化療效果,為癌癥治療提供了一種新策略。

圖片_副本.jpg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項目號:21877088,21572181, 21772157)、學校學科重點建設項目-糖納米化學生物醫藥交叉創新研究項目(項目號:2017-C05)和“雙一流”建設專項基金等項目的資助。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