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本科生,蔣穎在納米材料環境毒理學的相關研究領域做了很多原創性的工作。在《危險材料期刊》所發表的論文中,蔣穎利用脂質組技術分析了碳管和肺表面活性物質聯合暴露對巨噬細胞脂質成分的影響,發現傳統的毒理學分析手段并不能很好地反映環境暴露對細胞脂質平衡的影響,而包括脂質組在內的組學技術則能從系統和整體的層面揭示環境暴露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在《總體環境科學》所發表的論文中,蔣穎利用了一種新型的3D人類腦模型來分析碳管對神經系統一氧化氮活性的影響,發現高濃度的碳管能降低神經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進而導致類腦中一氧化氮產生量不足,而且這種影響不僅僅發生在類腦的外層細胞,也發生在類腦的內部,表明碳管的作用是整體的。對這兩篇論文的原創性,多名匿名審稿人都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本科生能作為主要參與人獨立完成這兩項工作并撰寫初稿,是非常不容易。”兩篇論文的主要通訊作者曹毅博士指出。
蔣穎(右一)與指導老師曹毅博士(左二)參加第九屆全國毒理學大會
蔣穎于2018年加入湘潭大學化學學院易蘭花副教授團隊,開展了多項科研工作。2019年9月,蔣穎在山西太原參加第九屆全國毒理學大會并匯報了后來發表在《危險材料期刊》的論文的進展,得到與會專家的好評,曹毅博士作為主要指導老師獲得最佳口頭報告獎。
蔣穎入學以來綜測和平均績點均為專業第一。除了科研學習能力突出之外,她也擁有豐富的學生工作經歷,大學三年以來,擔任過團支書和班長、模擬營軍訓教官、新生英語輔導員組長、養成輔導員助理組長,榮獲湘潭大學2020年度本科生寶鋼教育獎、新宙邦獎學金、“優秀英語輔導員”、“優秀輔導員助理”等榮譽,并且在今年暑期參加的中科院夏令營活動中表現優異。
(論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48969720349135)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