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次疫情影響范圍大,感染人數眾多,全世界的科學家們投入大量的人力進行新冠肺炎治療藥物或疫苗的開發。王健教授主講的《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課程,引導學生針對病毒生命周期的多個靶標分子,查看靶標-配體結合的三維結構,設計并預測新化合物的結合模式,評估可能的結合能力,助力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藥物研發。
每次課程中,王健教授都全程錄屏,并在課后發布到QQ群中,供同學下載回放。許多同學反映更易懂易學,而且還能隨時拿出來反復觀看,效果特別好。授課過程中,通過QQ群與同學們保持及時交流,督促同學們及時參加每次網絡授課。并及時回答同學們提出的問題。
學生開展的抗病毒藥物設計成果
王健教授表示,線上教學從過去的輔助教學方式,到目前疫情時期的主要教學方式,具體的授課方式是靈活、多樣化的,應該根據課程內容、學生特點和當前實際條件,采用合理高效的線上教學方式,真正做好“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當前情況,學生沒有紙質版教材,對于課堂知識的理解略顯不足,而線上課程的錄制和回放,可以極大的幫助學生改善學習效果。特別是對于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課程,其中涉及復雜的藥物設計操作過程,可以回放內容進行溫習,對于學生課后練習至關重要。
王健教授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積極調研學生的學習狀況。根據學生的反饋,在線上教學過程中,學生們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和積極性,幾種常用的平臺也表現出優越的性能。對于如何高效準確的使用線上教學平臺,和老師互動參與課堂討論,并完成知識積累與升華,授課教師一方面可以通過檢查學生課后作業的方式,來考察學生的學習效果,另一方面也需要積極進行答疑,及時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