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S主席Dave Winkler教授為任詠華教授頒獎
亞洲化學學會聯合會(Federation of Asian Chemical Societies,簡稱FACS)是由包括中國化學會在內的28個亞洲和太平洋國家和地區的化學學會組成的聯合會。1987年創立的FACS Foundation Lectureship Award,是亞洲化學學會聯合會最高榮譽獎項,每兩年頒發一次,旨在表彰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做出重大貢獻的杰出化學家。Asian Rising Stars Lectureship Award則授予在亞洲地區的新一代科學家,表彰其科研所取得的顯著成就,并希望其成為亞洲地區的未來領軍科學家。
朱守非教授、姜雪峰教授、楊海波教授到會做報告并領獎
任詠華 教授
任詠華教授現為黃干亨黃干利基金教授(化學與能源)及香港大學化學系講座教授,從事無機化學、配位和有機金屬化學、超分子化學和光化學基礎研究,通過系統性的設計和合成開發出多系列新型發光的金屬有機分子功能材料。
2001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2獲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06世界科學院 (TWAS) 院士,2015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及港科院創院院士。曾獲2005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18中國化學會黃耀曾金屬有機化學獎、2014中國化學會-中石化化學貢獻獎、2011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00/01裘槎基金會裘槎優秀科研者及2015香港特別行政區銅紫荊星章等。國際獎項包括2011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2005/06 RSC百周年講座獎、2015路德維?!っ傻陋?、2006日本光化學協會亞洲和大洋洲區光化學家獎、2016日本錯體化學會國際獎、2016亞洲和大洋洲區光化學協會Masuhara Lectureship Award、2012/13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西博格講座學者、2015/16芝加哥大學Lee Lectureship、2016巴黎第七大學Lavoisier Lectureship、2018羅徹斯特大學Charles Force Hutchison Lectureship。此外也兼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認可咨詢委員會主席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博物館專家顧問、裘槎基金會董事局成員、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有限公司董事局成員,并曾任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香港代表。任詠華教授現為中國化學會常務理事及女化學工作者委員會主任。
朱守非 教授
朱守非教授現為南開大學教授、南開大學化學學院院長、天津化學化工協同創新中心研究骨干、南開大學元素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固定研究員。研究領域涉及有機合成化學、均相催化、不對稱合成、金屬有機化學。
曾獲得2012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2012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2013天津青年科技獎、2013天津市自然科學一等獎(第3完成人)、2013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2015天津市“131”創新型人才培養工程第一層次、2015天津市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015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016天津青年五四獎章、2016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此外兼任中國化學會副秘書長。
姜雪峰 教授
姜雪峰教授現為華東師范大學教授。研究方向包括新方法導向復雜生理活性天然產物全合成研究;“在全合成中尋找需要解決的方法學,在方法學中探究如何綠色全合成”;從復雜天然產物全合成的視角來構建一系列獨特、高效、實用的反應方法學體系;運用構建的方法學體系、試劑、配體實現高效綠色的全合成。并對完成的高活性系列天然產物進行化學生物學機理研究,同時解決藥物化學機制問題。
曾獲得2015中組部“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2017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2017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項目、2019中國均相催化青年獎、2013 Thieme Chemistry Journal Award、2014 ACP Lectureship Award、2017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此外兼任上海市第十三屆政協委員、中國化學會有機化學學科委員會委員、中國化學會化學教育委員會委員、中國化學會催化委員會委員、中國化學會青委會委員、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委員。
楊海波 教授
楊海波教授現為華東師范大學教授。研究方向為金屬有機化學和有機超分子化學,主要致力于金屬有機超分子功能材料、拓撲化學及新型超分子自組裝等領域的研究。
曾獲得2013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2016上海市科委“優秀學術帶頭人”、2016教育部首批“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項目、2016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2017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此外兼任中國化學會超分子委員會秘書長。
譚斌 教授
譚斌教授現為南方科技大學終身教授,化學系副主任。研究方向包括軸手性化學、不對稱多組分反應、自由基化學以及協同催化領域。
曾獲得2016 Asian Core Program Lectureship Award、2016南方科技大學杰出科研獎、2017 Asian Core Program Lectureship Award、2017中國新銳科技人物、2018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2019科技部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019南方科技大學卓越科研獎。
來源 | 中國化學會(ID:chemsoc)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