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π電環化反應是構建5-7元環狀化合物很重要的一類反應,由于其高立體選擇性、高原子經濟性等優點,近年來受到了很大關注,已被廣泛應用于天然產物和生物活性分子的合成中。但是,對于催化不對稱的6π電環化反應卻鮮有文獻報道,特別是通過不對稱6π電環化反應構建手性七元環化合物仍未能實現。2015年,葉龍武課題組首次報道了異噁唑與炔烴反應,并先后實現了相關的形式上[3+2]和[5+2]環加成反應 (Chem. Sci. 2015, 6, 1265;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605)。該工作發表后,受到國內外10多個課題組的廣泛關注,并發展了幾十類有關異噁唑與炔烴的高效成環反應。特別是,異噁唑被認為是炔烴氮氧雙功能化的一類普遍試劑,可應用于各種氮雜環的高效構筑。但是,這些反應主要局限于貴金屬(Au和Pt)催化,且尚未有異噁唑與炔烴的不對稱催化反應報道。
最近,葉龍武課題組從簡單易得的異噁唑和烯炔醚出發,成功實現了廉價金屬鋅催化的歷經6π電環化的不對稱[4+3]環加成反應,構建了一系列手性的含氮七元雜環分子。該反應具有以下特點:(1)首次實現了異噁唑與炔烴的不對稱催化,并首次實現了基于炔醚化合物的不對稱催化;(2)該反應是首例報道的不對稱6π電環化反應應用于七元環合成;(3)以高原子經濟性、高非對映選擇性、高對映選擇性地實現了手性2H-Azepine分子的高效合成;(4)通過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很好地詮釋了該類反應的機理,特別是明晰了反應區域選擇性和立體選擇性控制的根源。
該研究工作主要由葉龍武教授課題組2017級博士生朱欣祺完成,并得到課題組其他研究生和本科生協助。理論計算部分由南京農業大學鄧超副教授完成。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21622204和21772161)、廈門大學校長基金(20720180036)、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金項目(J1310024)、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等資助。
論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1912534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