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色盟,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之红樱桃,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雨,中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化學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學!化學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熱線:400-8383-509

詹啟敏院士任北大深研院院長,吳云東院士辭任

來源:北大深研院      2019-03-20
導讀:2019年3月15日,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召開教職工大會,任命詹啟敏院士為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院長(兼),吳云東院士由于任期已滿和年齡原因,不再擔任深研院院長職務。

image.png

2019年3月15日,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召開教職工大會,宣布北京大學黨委關于深圳研究生院院長的任免決定:任命詹啟敏為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院長(兼),同意吳云東辭去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院長職務。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李卓文,北京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于鴻君,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醫學部主任詹啟敏,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匯豐商學院院長海聞,北京大學黨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霍曉丹出席,深圳研究生院全體教職工參加了大會。會議由深圳研究生院黨委書記、副院長譚文長主持。

霍曉丹宣布了學校黨委關于深圳研究生院院長調整的決定。她表示,此次調整是學校黨委根據新形勢下深研院發展需要,從更加全面推進異地辦學、更好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出發,所作出的重要決定,充分體現了學校對深研院以及同廣東省、深圳市校地合作的高度重視。由于詹啟敏需兼顧北大本部和醫學部相關工作,其不在深圳期間,深研院的日常行政工作由副院長楊震主持。

隨后,吳云東發言。他表示擁護學校黨委的決定,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深研院的發展已經有了比較好的基礎,由于任期已滿和年齡原因,他選擇不再擔任深研院院長職務。他表示,深圳校區是全體深研院師生的一個夢,希望有一天這個夢可以成為現實。最后,吳云東感謝北大的信任,以及來自深研院師生的鼓勵和支持,他祝福深研院未來能更加美好。

詹啟敏在會上首先感謝學校黨委與深研院的信任,也感謝深圳市長期以來對深研院發展的關注和支持,以及前任院長、院領導們對深研院的付出和貢獻。深研院自誕生起,就融合了北大的歷史傳統與深圳的創新精神,以國際化和學科交叉融合為動力,在師資隊伍、科研平臺、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辦學成果,建立了良好的學術聲譽和社會影響。但深研院的發展也面臨新的挑戰,而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為深研院創造了新的戰略發展機遇期。深研院是北京大學在深圳的一面旗幟,也是在粵港澳大灣區布局中的重要力量,北京大學黨委高度關注深研院的發展。詹啟敏表示,對于未來工作,他有四點規劃:一是把牢方向,做好規劃;二是統籌資源,開放辦院;三是理順關系,加強管理;四是真抓實干,務實發展。他會盡力將深研院打造成為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國際化校園,成為北京大學和中國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前沿窗口,以及帶動深圳高等教育事業和科技創新跨越發展的重要引領者。未來,他將與深研院全體師生一起共同拼搏和努力奮斗。

李卓文表示受王立新副市長委托,他代表深圳市政府對北大來深領導表示歡迎和感謝。自2001年深研院建院以來,市校合作在各方面開展了有益探索,取得顯著成效。深研院在學科建設、教師隊伍、人才培養上取得的成果為深圳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成為華南地區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力量。當前在粵港澳大灣區新的歷史機遇下,深圳非常期待能夠與北大一起,在高等教育改革、創新人才培養、體制機制創新等領域探索更多的可能性。他表示,在詹啟敏院長的帶領下,深研院各項事業發展一定將再上新臺階,深圳市政府將一如既往支持深研院發展,積極推動北大深圳校區早日落地。

最后,于鴻君代表學校黨委表達了對深研院師生的問候,并對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關心與支持表示感謝。他表示,吳云東任院長期間,深研院凝心聚力,改革創新,克服了異地辦學的種種困難,學院各項發展事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學科建設取得突出成績,科研創新平臺取得重大進展,校地合作進一步深化,形成了一批高水平師資隊伍。他代表學校向吳云東同志三年來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謝。于鴻君表示,學校高度重視深研院發展,特別是新時期、新形勢下深研院面臨更大的機遇,也面臨更大的挑戰,學校也對深研院有著更高的期待。任命詹啟敏為深研院院長,是為能統籌各方資源,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背景下帶領深研院更好地改革發展。于鴻君最后傳達了校黨委對于深研院發展的三點意見:一是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二是堅定追求卓越的發展方向,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國內頂級的國際化辦學平臺;三是把握大勢,抓住機遇,更加積極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助力雙一流建設。北京大學愿意主動參與、全力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圳市的高等教育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希望深研院抓住機遇,加強與深圳合作,充分發揮北大辦學優勢,共同開創國際化、開放式、創新型高等教育新格局。

人物簡介:

image.png

詹啟敏,男,漢族,中共黨員,1959年1月生于江西樂平市,祖籍江西婺源。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首席專家,國家973重大基礎研究項目首席科學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現任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201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1984年畢業于蘇州大學醫學院,1987年畢業于中國協和醫科大學。1989年至2003年先后在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醫學院、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立癌癥研究所、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研究和工作,并獲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終身教職副教授。2002年1月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分子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05年5月至2016年4月擔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北京協和醫學院副校長,2016年4月任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擔任中國微循環學會理事長,中國抗癌協會副理事長,歐美同學會海外醫師協會會長。先后擔任國家863高技術計劃生物和醫藥領域專家組組長和生物醫藥主題組組長,國家新藥創制重大專項生物藥責任專家組組長,國家衛生計生委行業科技專項委員會主任,國家生物醫藥技術戰略發展規劃專家組組長,國家健康保障科技工程專家組組長。

長期致力于腫瘤分子生物學和腫瘤轉化醫學研究,在國際上率先發現和系統揭示了細胞周期監測點關鍵蛋白的作用和機制,闡明多個重要細胞周期調控蛋白在細胞癌變和腫瘤診斷與個體化治療中的作用。近年來,在基因組水平全面系統的揭示了食管癌的遺傳突變背景,為了解食管癌的發病機理、尋找食管鱗癌診斷的分子標志物、確定研發臨床治療的藥物靶點提供了理論和實驗基礎。3次擔任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15年),2次承擔國家基金委重點項目,承擔國家基金委重大項目和創新群體項目(9年資助),發表SCI學術論文220多篇,包括Nature,Cell, J Clin Invest, EMBO, Mol Cell Biol, Science, Cancer Res, Oncogene, J Biol Chem and PNAS, 發表科技論文的SCI引用12000多次,主編著作5部。應邀在國內外學術會議上作大會報告120余次,11次擔任國際(雙邊)會議共同主席。

image.png

吳云東,男,漢族,1957年5月生,江蘇溧陽人,中國科學院院士,理論有機化學家,香港科技大學教授。1981年畢業于蘭州大學化學系,1986年獲美國匹茲堡大學化學系博士學位,之后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德國埃朗根大學從事研究工作。1992年到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系任教,并于2001年升為教授。200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化學部院士。北京大學化學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學院教授、課題組長。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擔任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院長。

吳云東主要從事理論與計算有機化學的研究,他的研究跨越有機化學、生物化學、材料科學及藥物設計等多個領域,主要研究領域為金屬有機催化及不對稱合成,多肽及蛋白質的二級和三級結構,基于多肽的藥物設計,以及發展有效的計算方法用來研究蛋白質結構及蛋白質與蛋白質相互作用,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抗癌癥,抗病毒及抗老年癡呆癥等的藥物設計。至今已在主流化學刊物上發表論文近一百七十篇(已被SCI庫收錄165篇),其中六十多篇發表在Science、PNAS、Acc. Chem.Res.、JACS和Angew.Chem.。論文他引五千八百多次,H-index=44。吳云東曾67次在國際和國內學術會議上作邀請報告或大會報告,亦被邀請在世界70多所知名大學和研究所作了80場學術報告。自1999年以來吳云東擔任世界理論與計算化學家協會理事會理事,也是亞太理論與計算化學家協會的共同發起人之一,同時擔任包括Acc. Chem. Res. 等多個國際和國內專業學術刊物的顧問編委,編委或副主編。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